牟定县腊湾彝族“玛咕舞”

日期:2022-02-10来源:本站原创点击:2819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牟定县腊湾彝族“玛咕舞”民族民间歌舞之乡

一、 基本概况

牟定县凤屯乡腊湾村委会辖腊湾村、迤湾、外湾、白沙河、眯噜地、嘴子村、庙山、小村八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共246户,总人口1991人。腊湾村委会为100%的世居彝族,俚颇支系。聚集区内共五姓,邵、苏、起、李、和。腊湾村委会彝族语言属彝语支,操彝语支西部方言,本民族之间通常讲彝语,特别是儿童,一般听不清汉语,在与外界交往中,男人和妇女(中年)能用汉语会话,老人和儿童一般不习惯讲汉话。腊湾地区据老艺人介绍,早年间有彝族文字,后消失,目前已无文字资料,生活往来中通用彝语交流,世代相传,聚集区基本上100%都懂彝语。腊湾地区彝族为世代居住的土著民族,相传元末明初,由于逃避兵匪之灾,祖上由水牛冲、白井(原址无从考证)向深山老林迁徙至腊湾,地处牟定临西北方向与姚安新民接壤的寨子山临东向山脚下的一半山腰上,向阳,村寨无固定布局,沿山而居,民居早年以木跺房为主,后受汉文化影响,多呈土木混合建筑结构,四脚落地,各户设一大门,分正房和面房,独立庭院。全村共五姓,邵、苏、起、李、和,迁徙到腊湾时,邵、起、李三姓便定居于腊湾地区沿腊湾大河两岸山上,苏、和两姓则继续西北行至大理州鹤庆县黄坪镇一带定居,虽有五姓,但同出一宗,据传,解放后,苏、和两姓后代曾寻根至腊湾,忆起了祖上交代的当时在腊湾分手不之处路边有三棵“野木瓜”树(今腊湾下村头山神庙旁)的根由。

腊湾地区地处边远高寒山区,境内最高海拔(寨子山)约2679米,最低海拔约2520米(腊湾大河),地呈由东向西北渐高之势,境内主要山峰为县境内西界最高山峰寨子山,至今依旧保持原始森林面貌,海拔2720米。主要河流腊湾大河,距寨子山约一公里,为凤屯乡境内的主要河流,楚雄州九龙水库的主要进水源头。腊湾境内依山傍水,山峰林立,溪水长流,具有高寒地区立体气候特征,适宜各种植物生长,从大河到山腰,从山腰到山峰,各种杂木分布,主要树种有青松、罗汉松、乔木、水冬瓜木、栎木、杜鹃、马缨花、山茶花等;经济林木有:核桃、茶树、柿子、梨树、花椒树、板栗树等,森林覆盖率达90%,境内植被良好。

腊湾地区为牟定县与大姚县西临交界处,地处深山,交通不便,早年间基本没有固定的集市和交易场所,交换农货全靠人背马驮,到牟定县城和姚安县城交易,距牟定县城32公里,距姚安县城37公里,近年来,由于地区的民族团结日节日兴起,开通了腊湾至县城的公路,促进了集市贸易的发展,在腊湾村已形成了小规模的集市,部分山货及日用品可以在集市上购买交换。

腊湾地区属典型的高寒山区,由于气候偏低,经济作物种植单一,一般的水稻品种难于成熟,只种小米和旱地包谷、洋芋、红薯、萝卜以及种植部分经济果木、花椒,养殖一些牛羊、猪鸡,雨季上山采集一些野生菌等进行交易,换回大米和所需物品,故生产力低下,生产方式落后,经济发展缓慢,是牟定县典型的贫困山区。

二、 民族民间传统文艺形式

综上所述,由于腊湾地区地处高寒山区、经济文化不发达、交通不便等因素,才得于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形式保存完好,民风朴实,热情好客。腊湾地区的民族民间文艺形式,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种主要内容,分述如下:

1、歌

腊湾彝族聚集的广大彝族人民,有着能歌善舞悠久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歌唱活动深深的扎根于民众之中,是主要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按其歌唱的风格和形式,可分为梅葛演唱、山歌、左脚调演唱、祭祀说唱四类。

⑴、梅葛演唱

腊湾传统的梅葛演唱是一种当地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文艺表现形式,每逢吉事喜庆、婚丧嫁娶、造房搬迁,一般都会请专门演唱梅葛的艺人进行演唱,梅葛艺人当地一般称为“毕嫫”,具有世代传承综合的文化、历史、医术知识,代表性艺人李正顺(近故),今由长子李福寿传承演唱和主持活动,腊湾地区的梅葛演唱,按其形式的不同,分为喜事性、礼仪性、祭祀性三种形式,喜事性,如青棚调、讨亲调等;礼仪性,如叙事诗阿买、找谷种、两兄妹、阿里和阿罗、造房吉语、上梁吉语等;祭祀性,如开路歌、洗尸调等,内容丰富,有开天辟地的传说、彝族人种的传说、道德伦理、处人劝世、婚恋持家、天文地理、迁徙、历史、狩猎等,各有风格,自成一体。

⑵、山歌、情歌

腊湾地区的山歌旋律悠扬,音域宽广,别具地区彝族特色,通常在野外劳作、狩猎、放牧时自由性演唱,代表性曲目有放羊山歌、青年梅葛、老年梅葛。

情歌类似腊湾地区较有影响的是代表性古老曲目相思调,情绪缠绵,旋律幽怨,在中青年男女中广泛流传。

⑶、左脚调、酒歌

牟定县境内的彝族左脚调主要以俚颇、倮倮颇二大支系的唱法为代表,腊湾地区的左脚调演唱具有俚颇支系的彝族特色,由于该支系彝族语发音较浓,使人听起来觉得彝味很浓,发音上下摆动,音质朴实纯正,有近40多首,广泛流传于100%的彝族人民之中,在吉事礼仪中,大部分的左脚调基本上作为酒歌用于敬酒演唱,敬酒有拦门酒和酒菜席上敬酒两种主要形式,拦门酒一般设在村寨口和大门外,在客人到来之时由四至六位彝家少女分别拦在门口,所到宾客必须喝完拦门酒后方可进入主人家。酒席上敬酒则每一座来客都由彝家少女唱着敬酒歌段着米酒依次敬完。

⑷、祭祀说唱

腊湾地区的彝族祭祀说唱,主要由“毕嫫”在一些如祭神、祭龙、造房、安土、丧事等特殊礼仪上进行,根据活动内容,说唱形式和内容也各不相同,一般情况,说唱结合,或者先说后唱,或者先唱后说,边说边唱做着法事。

2、舞

⑴、“玛咕”(老人舞)

彝语意为“老人舞”,当地又称“卖古摆”,即彝族古老的左脚舞,流传距今已近千年之久,现仅存于牟定县凤屯乡的腊湾地区及同宗迁徙时从腊湾沿途西行至大理州鹤庆县黄坪镇山区的苏、和两姓零星彝族聚集区(但据查,现已消亡),其它则较为零散的分布于腊湾相邻的新房村委会彝族、建兴村委会彝族、姚安新民村委会彝族、南华岔河村委会彝族聚集区。

作为一种世居民主的传统舞种,腊湾“玛咕”(老人舞)在山寨中表现出至高无尚的地位和威望,表现在一些吉庆礼仪上,首先必须由中老年组成的“玛咕”(老人舞)跳完开场舞“乌扎若”后,只允许年轻人跳脚舞,这一过程包含了彝家人对世代相传的“玛咕”(老人舞)的崇尚及对尊老爱幼的崇高美德。

“玛咕”(老人舞)的参加者一般年龄都在40岁以上,70岁以下,由于舞蹈动作难度大,非一如之功,故参加者队伍相对稳定,目前约有近40人的表演队伍,主要代表人物起万富,现年74岁,自幼随父起有华(上一辈的“玛咕”传人)学跳及演奏“玛咕”,老人虽已74岁高龄,但耳聪目明,精力充沛,集演奏与舞蹈为一体,舞姿轻盈,动作娴熟,全体队伍成员及邻县两个村委会流传的“玛咕”均是起万富老艺人去教会的。

“玛咕”(老人舞)完整套路共24跺脚,从开场舞“乌扎若”开始,依次为“若扎若”、“齐扎若”、“采扎若”、“提扎若”、“玛扎若”等,跳至24跺脚收场,层次清晰,相互连接,承上启下,层出不穷。“玛咕”(老人舞)与左脚舞相比,左脚舞注重的是脚步动作的整齐划一,“玛咕”注重的则是脚步与身段的相互协调,脚步基本动作有:三踮一、勾脚、崴脚、闪膝、后退踮脚、前进踮脚、赶脚等,身段基本动作有:前仰、后仰、侧仰、摆腰等,根据各跺脚音乐的不同,跳出不同的舞步,舞姿优雅,舞步轻盈,神情安闲。

⑵、左脚舞

该支系彝族的左脚舞,由于地处高寒贫困山区、交通不便、生产力低下等综合因素,从唱法和跳法上较倮倮支系左脚舞会使人有一种比较传统、古朴之感,但唱法、跳法大致相同,广泛流传于年轻人之中,一年中除传统节日外,每月逢初一、十五、二十三日为自然约定日,届时,彝族青年男女便会在山间或村头的某个地方,尽兴的跳一晚上,平时一般则相约到“姑娘房”中跳左脚。

3、乐

腊湾地区彝族的乐器主要以“玛咕”的主奏乐器“三胡”为主,其次是伴奏乐器笛子以及左脚舞的主奏乐器龙头四弦、小二胡、树叶。

⑴、三胡

一种近似胡琴的拉弦乐器,自制,材料采用当地的“秋木”和“香樟木”、蛇皮、马尾等组合而成,三胡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在原胡琴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弦扭,由二个变为三个,构成三股线弦,弓毛则一分为二,拉动中内外摩擦,内两根弦与外一根弦构成纯五度关系,基础定调G—D,较一般的标准定调得低,共鸣简偏大等因素,发音混响声低沉浓郁,民族乐器风格突出。目前三胡主要演奏艺人除起万富外,仅只有三位能基本演奏,急待传承。

⑵、笛子

与一般普通短笛相似,是“玛咕”的一种伴奏乐器,早年间,当地艺人吹的笛子基本上是自制,自制材料选用当地的“秋木”掏空而成,不用笛膜,采用一种称为“石蹦”的动物皮,演奏起来,音量不大,但音质纯正,长约30公分,直径为3公分。主要演奏艺人李国森,男,现年50岁。近年来,由于市场上笛子比较容易买,而人工制作又太麻烦,所以一般都采用市场上出售的小笛子进行演奏。

⑶、树叶

树叶,彝族民间普遍的即兴吹奏乐器,彝遇称“细排”,腊湾地区的彝族大部分都能演奏,在田间地头、山间行走、牧羊等场合,经常能听到悠扬的树叶声,此乐器无需专门制作,通常是采用一些较有韧性的树叶,如柳树叶、枫树叶、桔叶等无毒的树叶,以不老不嫩的叶片为佳,含在口中,运用适当的气息控制,便可奏出悦耳的乐声,树叶吹奏讲究的是气息的轻、重、缓、急的控制,其音色甜美、明亮、清脆、悦耳,音域宽阔,一般能演奏到三个八度的不同音高。腊湾地区的树叶吹奏,大部分用于劳作休闲和青年男女相互传情,同时也是跳左脚舞中的一种间歇性伴奏乐器。

⑷、龙头八方四弦

一种颇具地方少数民族风格的左脚舞主要伴奏弹拔乐器,长期存在于彝族人民之中,自制,材料主要以“秋木”为主,辅以少量的“樟木”及“青松木”,整个制作须由选材、下料、拼和、雕刻、粘品、打磨、着色、调试等共16道工序,整个弦子呈八方形,盘龙昂首,共四根弦,内外弦各二根,五度关系,一般定弦为G—D弦,发音柔和,音质纯朴。民族和声功能显著,混响效果好,演奏手法有弹、拔、扫、演奏指法有压、揉、打、演奏效果以G调、F调、D调、C调较优,其它调式演奏效果不好。

三、 传承情况

1、产生和传入情况

腊湾地区的彝族“玛咕”民族民间传统文艺形式产生的时间较为久远,明末清初随迁徙存留至今,属迁徙而入世居牟定的彝族,况且在国内其它地区均未发现“玛咕”(老人舞),故属产生于牟定腊湾的一种本民族民间传统舞蹈形式。

2、骨干队伍及代表人物

腊湾地区彝族聚集区是一个纯民族的自然聚集区,由八个村寨构成腊湾村民委员会,依山傍水,聚集地人口众多,目前,共有“玛咕”代表性艺人一人(由省文化厅命名),骨干人员40多人,“玛咕”(老人舞)歌舞队一支,三胡演奏人员3人,笛子演奏人员3人,左脚歌舞队八支,骨干150人。“玛咕”平均年龄40岁,最高年龄74岁。左脚舞平均年龄26岁,其它民间艺人3人。

3、开展活动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三中全会富民政策,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彝家山寨,民族政策得到了逐步的落实和重视,彝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州、县文化部门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腊湾“玛咕”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每逢吉庆礼仪、婚嫁喜宴、传统节日、农闲之余,腊湾“玛咕”歌舞队成员便不约而同的聚集在一起,在起万富艺人的带领下,手牵手,脚对脚拉起圆圈跳起幽雅的“玛咕”,并多次受邀参加了州县大型传统节日的“玛咕”表演,闲暇时,也经常被姚安新民、南华岔河的爱好者邀请前往表演,“玛咕”歌舞队活动较为活跃正常。

4、活动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牟定县委、政府打造左脚舞民族文化精品力度大,各种新闻媒体,省内外舞蹈采风、民族文化采风等活动在腊湾地区频频开展“玛咕”(老人舞)早已名扬省州内外,州县艺术单位还以“玛咕”为素材,创作上演了大量的民族舞蹈节目,深受观众喜爱,特别是牟定艺术团创作的舞蹈《火塘》,早2003年全州舞蹈节目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同时多次被州县新闻媒体介绍宣传。

四、 艺术性、观赏性价值

1、“玛咕”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色

“玛咕”完整套路共24跺脚,从开场舞开始,依次跳出,且层次清晰,相互连接,音乐、舞蹈形象层出不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成一体,承上启下,风格各异,首尾呼应。

(2)以左脚舞相比,前者注重脚步的整齐划一,后者注重身段与脚步的协调配合。

(3)动作难度大,突出形体美。

(4)音乐旋律简洁明快,伴奏乐器“三胡”风格独特,舞蹈动作优雅朴实。

(5)民族调式色彩鲜明,转调自然。

2、艺术观赏性价值

“玛咕”(老人舞)优雅的舞姿和谦和的表演,会使观者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返璞归真的回归心理,使人超凡脱俗,利于修身养性,特别是那较为中庸的节奏和音乐旋律,比较适合中老年朋友休闲健身,益寿延年。

其次是“玛咕”不同于一般的左脚舞,舞蹈难度较大,很多专业人员前往学习,短时间都难以掌握,具有较高的民族民间舞蹈研究价值。同时,“玛咕”舞以崇尚黑色为主的彝族服饰民族风格突出,有独特的舞台服饰开发价值。

3、普及传承情况

腊湾“玛咕”民族歌舞队,在村委会的组织下,在主要传承人起万富的带领下,多年来,一直自发地坚持“玛咕”表演活动,在地区上远近闻名,活动中,他们注重人才的培养(由于“玛咕”不易掌握,年轻人一般不参加),不时吸收一些爱好者参加。目前,队伍已壮大到40多人,专门培养的传人有5人(要求会拉“三胡”,会跳“玛咕”),同时,县、乡、村给予了大力的重视,计划在腊湾民族小学开设文化课,其中一项就是教学生跳本民族的“玛咕”,使“玛咕得到长期的传承。

4、州以上展演情况

腊湾“玛咕“民族民间舞种由于民族风格特色浓郁、民风朴实,多年来,基本上楚雄州举办的”火把节“,牟定县举办的”三月会“大型文艺活动都需要他们组队参加,进行街头或者是舞台表演。2002年,起万富由省文化厅命名为民族民间舞蹈艺人,2004年,牟定县成功举办了首届“左脚舞”民族文化节,特邀了起万富艺人现场作“玛咕”(老人舞)表演,同年“火把节”,起万富艺人被抽调参加了云南省在楚雄举办的“首届民族民间艺术展演”。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